实用文书网

春联十一言对联(收藏15篇)
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就有可能用到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春联》设计教案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春联十一言对联 篇1

教学要求:
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文中的五副对联。

2、学会生字新词,理解5副对联的意思。

3、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和矫治,使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.特点,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,诵读春联也是一门很好的学问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揭题,基础性诊断与矫治。

1、师背诵《元旦》(作者王安石)(“爆竹声中一岁除……)

2、基础性诊断练习:新春佳节,人们都用哪些举动来迎接这祥和的节日呢?

3、引入本课。

二、初读课文,自主性学习诊断。

1、学生自由读课文,读准字音,读通课文。

2、同桌互相检测,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。

3、检查,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。

①认读生字新词。

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。

③找出最难读的段落朗读,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。

4、齐读全文。

三、精读感悟,理解性诊断与矫治。

(一)学习第1自然段。

1、学生自由读课文,说说告诉我们一些什么?

2、讨论,群体诊断与矫治。

①春联的作用是什么?

②春联的内容可以是些什么?理解春联的意思。

3、这段是运用了什么构段方式?(总一分一总)

4、有感情地朗读。

(二)学习第2~3自然段。

1、学生自主学习,思考:春联有什么特点?

2、讨论,群体诊断与矫治。

①春联有什么特点?结合课文插图帮助理解。

②学生联系上下文读读议议,加深理解。

③抓住“舒眉、辞、开口、贺”等词体会人们的喜悦之情。

3、指导朗读。

(三)学习第4自然段。

1、学生自由读,说说为什么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。

2、讨论,群体诊断与矫治。

①抓住“开卷有益”说说词义,体会自己实际理解。

②谈谈你在这些春联中学到了哪些知识?

3、指导朗读。

四、发展性诊断与矫治。

1、查阅书籍,搜集两三副春联,在班级交流。

2、开展“读春联、写春联、贴春联”的活动,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,开阔学生视野,增强学生能力。

春联十一言对联 篇2

设计意图:

春联文字讲究对仗,注重声律美,这些知识点对大班幼儿来说都太深、太难,不易掌握。为此,我们在寒假前设计系列主题活动,并将活动延伸到春节期间和春节后,旨在帮助幼儿积累有关春联的知识经验,并进行梳理和提升,充分了解中国民间习俗,感受它们所表达的喜庆吉祥的节日内涵,增强民族自豪感。

主题活动总目标:

1.通过调查、交流、探索、制作等活动,初步了解春联的传统文化内涵、基本特征及其制作、张贴方法。

2.与家长、同伴大胆交流,合作探索,获得有关春联的丰富经验。

3.体验探索和制作春联的乐趣,进一步对传统民间习俗产生兴趣。

活动方案举例:春联的秘密

目标:

1.初步了解春联的传统文化内涵及基本特征。

2.能够与同伴大胆交流,合作探索,获得有关春联的经验。

3.在教师的引导、帮助下,尝试理解并诵读一些内容、结构简单的春联,初步体验春联的声律美。

准备:

1.家长在春节期间与孩子一起买春联,贴春联,搜集春联,帮助孩子积累相关经验。

2.创设情境“春联世界”。

3.记录表(包括春联的形状、颜色、字数、张贴位置等),多媒体课件。

过程:

一、感受人们贴春联时欢庆热闹的'气氛,自由讲述对春联的认识

教师播放人们过年贴春联的场景并提问:他们在干什么?人们会在什么时候贴春联?为什么?你在哪里看到过春联?

二、观看多媒体课件,了解贴春联这一风俗的由来

三、到“春联世界”欣赏各种春联,产生探索春联秘密的兴趣

四、探索春联的基本特征

1.幼儿小组合作,自由探索,完成记录表。

2.幼儿交流与讨论,教师结合课件适时地帮助幼儿总结经验。

(1)用来写春联的纸是什么形状的?(长方形。)

(2)春联是什么颜色的?为什么写在大红纸上?(中国人喜欢红颜色,红颜色代表喜庆、祥和。)

(3)春联上的字是什么颜色的?

(4)一副春联分成几部分?(上联、下联、横批。)它们分别贴在哪里?(上联贴在门的右边,下联贴在左边,门楣上贴横批。)

(5)上联和下联的字数一样吗?一般有几个字?(常见的多为五个字或七个字。)

五、尝试认读、理解。

教师出示几副内容、结构简单的春联,启发幼儿认读、理解并朗诵,初步感受春联的声律美。如:“春回大地,福满人间。”“梅开春烂漫,竹报岁平安”“艳阳照大地,春色满人间”“处处春光好,家家气象新”,等等。

延伸活动:

1.继续请家长协助搜集春联,并帮助幼儿理解春联所描写的内容。

2.组织谈话“我知道的春联”,鼓励幼儿大胆介绍搜集到的春联内容,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春联对仗和声律美的特征。

3.在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和工具,让幼儿制作春联,张贴春联。

4.布置主题墙“中国的春联”,让幼儿自主展示自己对春联的理解和认识。

春联十一言对联 篇3

教学目标

1、知识与技能

(1)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文中的五副对联。

(2)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,理解“揣摩”、“抑扬顿挫”、“开卷有益”等词语的词义并加以积累。

(3)理解文中的五副对联的意思,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。

2、过程与方法

(1)创设情境,激发情感,畅谈风俗,引出课题。

(2)自读反馈,识字学词,理清脉络,书写生字。

(3)自主选择,发挥想象,了解意思,认识特点。

(4)反复朗读,品读体验,交流欣赏,迁移练习。

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
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。

教学重点

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。

教学难点

通过读悟,感受春联的特点:内容美、对仗美、音律美。

教学准备

教师准备课件,学生搜集春联。

教学设计

课时目标:

1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
2、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,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。

3理清文章脉络,理解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创设情境,导入新课

1、听鞭炮声感受气氛。

2、唱《新年好》表达快乐。

3、畅谈风俗,引出课题。

4、板书课题,理解题意。

二、初读课文,理清脉络

1、自读课文,提出要求:

(1)把字音读准,把句子读顺,把课文读通。

(2)思考: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春联的哪些知识?

2、检查生字词

(1)课件出示“揣摩”、“抑扬顿挫”、“开卷有益”。

(2)指名读,重点提醒“卷”是多音字,在“开卷”中读“juàn”。

(3)齐读。

3、学生自主选择词语谈自己的理解。

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。

4、你从课文中了解了春联的哪些知识?

根据学生的回答,概括板书:内容、特点、作用。

5、听范读,思考:春联都有哪些内容?围绕这些内容,课文写了哪几副春联?

6、交流反馈,相机板书。

7、课件出示五副春联,齐读。

三、自由选择,交流讨论,理解春联。

1、选择自己喜欢的春联读一读,并说说喜欢的理由。

(教师引导学生从春联所描绘的的景色,所体现的思想,所表达的.祝愿来理解.)

2、反复朗读,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欢乐,读出祥和、读出幸福、读出希望。

3、齐读五副春联。

4、合作探究:为什么说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,就像是漫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?

5、指名读第一自然度第七句,引导说出本段的结构段式。

四、拓展延伸

1、请学生上讲台贴春联。

2、交流春联,欣赏春联。

五、设下悬念,课堂小结。

六、布置作业

1、在生字本上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。

2、背诵文中的五副对联。

3、进一步交流,讨论分类,开展题目为“春联荟萃”的展览。

本文网址://m.wei508.com/wenshudaquan/95217.html

猜你喜欢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