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用文书网

2025纪律的交易者读后感(推荐3篇)

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,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,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。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,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交易心理分析》读后感范文,欢迎大家分享。

纪律的交易者读后感 篇1

这是一本号称交易者必看的入门书,对于端正交易心态有一定帮助。作者马克`道格拉斯,是一位金融交易心理辅导师。写作此书之前曾从事多年金融投资,主要从事期货交易,并于1983年创设“交易行为潜能顾问公司”,曾在欧洲和远东等主持交易心理研讨会,与会交流对象包括期货交易员、对冲基金人士、证券营业员等等。该书的独特之处是把心理学分析引入到了交易之中,通过对交易者日常交易行为的分析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。

该书认为交易的目标就是赚钱,但真正长期持续赚钱的交易者非常少。该书作者认为决定长期交易业绩的不是基本面,也不是技术分析,而是交易心态。其实之所以这么说,作者也有其独到的理解,他认为基本面分析一般来说只是告诉你有行情要来,但至于何时来,以及怎样来,却不会告诉你。所以在期货交易中,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,即虽然大家都知道有一波行情要来,但真正能吃到行情的却是少数。为何如此呢?根据经验的观察,一部分人是太先知先觉,在市场还没有形成反转结构的时候就盲目入场,盲目而武端地去接正在下落的飞刀,结局自然可想而知。

而另一部分人则被趋势到来前的震荡行情弄混了头脑,导致做反、被套或者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勇气。所以,作者认为赢家之所以赢,并非只需要懂基本面分析那么简单。那么是否有技术分析就可以了呢?作者认为也未必。一般来说,基本面分析+技术分析据说是很多赢家必备的两项绝技,但在作者看来,还不是交易秘诀的全部。因为技术分析虽然把交易者也视为变量,但技术分析的大部分指标其实说白了很多是同时性指标,不过是用自己证明自己的逻辑。所以,在帮助交易者做决策的时候,并不经常具有参考价值。

最后,作者认为赢家之所以是赢家,除了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,还应该具备另外一项素质,就是赢家心态,同样道理,菜鸟之所以输,也可以说是因为他总是一副输家心态。

作者认为菜鸟或者说输家的基本特点包括不愿意制订规则、对自己的交易不能负责、沉迷于随机的报酬以及对自己的交易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几类。

作者进一步指出,交易不能抱有输家心态,什么是输家心态,就是怕输,怕亏损,不敢赢。所谓怕输怕亏,本质上就是害怕失败,对一些正常的市场波动惊慌失措,从而错失真正好的交易。或者就是天真的认为每一手交易必须要赚钱,就好比买一个股票,一买进去就得赚钱,如果不赚钱,就得卖掉。从而导致频繁交易,最后把自己折腾死。

而所谓不敢赢,就是一旦方向对了,盈利来了,就生怕它从自己手里再跑走,立马止盈。所以大部分人做交易不赚钱的主要原因就是止盈过早,或者止损太晚。作者认为交易的最大诀窍就是截断亏损,让盈利长流。

交易者还必须有求胜信念,如果没有求胜信念,肯定必败无疑。交易者也必须有负责的态度,不能因为亏了,就怨天尤人,造出一个个阴谋论来怨天怨地。其实亏了就是亏了,唯一的原因是交易者的交易水平不够,没有看清大势,方向做反了或者进场的时机不对。一般来说不外乎在错误的时间拿了准确的头寸(太早进入),或者在准确的时间拿了错误的头寸(方向做反),如此而已。

作者指出,对交易者来说,比较难的是有持续一贯的心态。我们的头脑经过进化,养成了喜欢轻松愉快、厌恶恐惧的自我保护机制。这种机制的逻辑就是,当市场形势对自己有利的时候,大脑就兴奋、喜悦。就会倾向于频繁交易,做出决定也会比较草率,导致最终业绩可能并不是很高(大约占行情的50—60%,或者更低)。而在熊市或者市场下跌时,大脑就会自然地生出恐惧,不想看盘,导致亏损扩大,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又不得不止损,如此几次后,大脑就形成了自我逃避机制。其实熊市后面往往伴随反弹,大熊市后面往往是机会的来临,一般最好的建仓时点就是在大熊市的后期,但大部分的人或者由于长时间的`被套,已经对行情麻木,或者因延误恐惧,早已远离这个市场,即便市场好转,他们也没有动力再回来了,即便看到这种趋势,他们也没有勇气,再买入了。

所以持续一贯的心态,不是说有多么坚强的勇气,多么钢铁般的纪律,而是把涨跌看的很淡,把它看成一种很自然的现象,很超脱的看市场的涨涨跌跌。作者认为这样才能看清市场的大部分行为,也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,在最合适的时候做多或做空。他认为最高明的交易都是不费功夫的轻松交易,交易者不必努力把交易变得轻松,而是交易本身就很轻松。因此,要维持长期获利,思考交易问题,必须学会不受心智过程有意或无意的影响。市场不会解读本身提供的信息,解读的人是你。如果其中有什么辛苦奋斗、挣扎、抗拒或者难熬的心理过程,反而正说明你的心智还不成熟,还没有学会接受风险。

总之,作者认为健康的交易心理应该是从概率的角度思考自己所做的交易,需要尽量提高每一手交易的成功率,同时严格止损。

以上为该书的主要内容,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交易信念的论述也颇为有趣。作者认为在波诡云谲的期货交易中,交易者特别是散户除了要具备处变不惊的交易心理外,也需要一些信念。很多交易上的波动,或者说很多级别不大的波动,与其看作是一种不利的趋势,不如看作是一种噪音和干扰。只要你的分析是正确的,该来的,一定会来。正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买入持有,巴菲特才是独一无二的。

纪律的交易者读后感 篇2

原来只知道《论持久战》是毛泽东写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,今天查了相关资料,看了原文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。它是毛泽东在1938年写的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演讲稿。当时抗战全面爆发,在国民党内出现了“速胜论”和“亡国论”等论调。在共产党内,也有一些人寄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,轻视游击战争。针对这些言论和战争的具体情况,毛泽东作了具体分析并且对于战争也作了预测和战略部署。可以说是一部超前的战略分析著作。

文中首先对于“速胜论”和“亡国论”予以否定并提出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。中国不会亡,中国人不会沦为亡国奴,我们必然会取得战争的胜利。全文总结起来原因有四点:敌强我弱,敌小我大,敌退步我进步,敌寡助我多助。由于敌强我弱,所以这场战争一定不会很快结束。而后三点则可说明我们一定会胜利,只不过要经过持久战。文章条理清晰,娓娓道来。据理力争的推翻了“速胜论”和“亡国论”的无科学理论,使人们对这场战争持正确的态度。同时,条条阐述我们会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,增强了我们对战争的信心。

随后文中阐述了我国将采取的战略,分析了战争趋势。我们的战略方针是运动战为主,游击战为辅。同时强调“兵民是胜利的根本”,应团结广大农民群众,只有人民战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。可见他把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放在人上面而非武器,也许日本在武器上比我们先进,但是胜利最终还是属于我们的。而历史也足以证明他的理论的正确性。

同时,也指明了中日都不会妥协以结束战争。与日本方面,他们的胃口很大,单纯几个省份的割让并不能满足他们的狼子野心;对于中国,我们也不容许日本保留中国的寸土。我们是绝不会妥协的,战争也是必然会进行下去的。

最后,而对于战争的趋势,他预测将有三个阶段:第一个阶段,是敌之战略进攻、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。第二个阶段,是敌之战略保守、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。第三个阶段,是我之战略反攻、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。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,总体趋势是我之战略反攻、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。这一点是我最为佩服的,当时毛泽东写这篇文章时刚处于战争初期,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对战争的推测准的让我们吃惊。足以显示了他对战争独特而敏锐的洞察力和他的军事才华,也难怪这篇文章会被奉为经典,成为一部伟大的马列主义的'经典军事理论著作,同时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。

在文中,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,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、方针、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,证明了其无比的正确性。它可用于指导反侵战争,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。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思考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。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今天,学习这篇著作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。

成语战略战术:泛指指导或决定全局的策略和作战具体部署和克敌制胜的谋略。如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红军的战略战术,是在这种尖锐的对比上发生的。”

成语克敌制胜:克:战胜;制胜:取得胜利。制服敌人,取得胜利。如:《孙子·虚实》:“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,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。”又如:只今番克敌制胜,便见得先生妙法。——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回

纪律的交易者读后感 篇3

第一次仔细研读的论文。抛开思想性、军事论题和历史背景,单从议论文写作的视点学习这篇文章。学习作者论文的全体结构规划、证明流程和证明办法。

依照逻辑次序,先提出问题,叙说历史背景和当时局势,之后剖析中日两边的特色,得到问题的依据,也便是论据,最终得出观念。由于韶光联系,我只看了问题的依据和驳亡国论,这是最重要的2部分,能以小见大也。

在问题依据部分,作者言必有中指出战役实质,然后剖析中日两边的特色。首要剖析影响战役的要素:兵力、经济力、政治安排力,战役的性质(前进性、让步性和粗野性)。别离剖析了日本、我国在这几大要素的比较。得出,日本的兵力、经济力和政治安排力是强的,但其战役是让步的、粗野的,人力、物力又不足够,国际局势又处于晦气。我国反是,兵力、经济力和政治安排力是比较地弱的,但是正处于前进的年代,其战役是前进的和正义的,又有大国这个条件足以支撑持久战,国际的大都国家是会要帮助我国的。问题的依据树立在要评论的事物的特色上的,因此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依据。剖析非常精辟。

结下来,开端驳亡国论。作者并没有开宗明义批驳,而是选用按部就班的批驳办法。列出亡国论的`所谓的一般论据,之后说出自我的对立依据,然后持续引证亡国论更有力的依据,之后举出针对性的依据。证明中,思路是捉住证明的需求的要害依据——日本的让步和寡助,我国的前进和多助。捉住亡国论的依据中的片面和主观性(首要是剖析我国现状和印度、阿比西尼亚的不一样,阐明亡国论的依据站不住脚),一起带给自我全面、客观的论据(我国当时状况存在成功的条件)。证明非常精辟,有层次感和说服力。证明中,超多使用了对立论,紧紧捉住了事物开展的根本对立和对立的首要方面。

总归,本文是一般论文的模范,好好学习。

本文网址://m.wei508.com/wenshudaquan/106115.html

猜你喜欢

更多